當你面對這諸多的醬油品種時,是按照習慣來選用?還是購買知名品牌?或是根據用途來選擇?還是索性隨手拿一種?因為很多人都認為每種醬油都一樣,反正都是醬油嘛!那么,你就真的是在“打醬油”了
盡管都是醬油,但如果細看一下它標簽,你就會發現原來它們的差異也不小。下面我們就結合超市中最常見的兩種不同規格的醬油標簽來教你選購醬油。
看標簽應看清五項內容
一、醬油的配料
兩種醬油都含有水、脫脂黃豆、小麥(麩皮)、食鹽,這些都是醬油的基本配料。兩種醬油都含有防腐劑(苯甲酸鈉和山梨酸鉀)。
第一種醬油比第二種多了白砂糖、谷氨酸鈉、肌苷酸鈉。白砂糖是用來增加醬油風味的,谷氨酸鈉俗稱味精,增加了醬油的鮮味,而肌苷酸鈉屬 于核苷酸類食品添加劑,亦能提供特殊的鮮味,特別是與味精混合使用時,鮮味效果是純味精的數倍,且食物的風味更好,目前在較高檔的調味品中已被廣泛使用。
而第二種醬油雖然沒有白砂糖、谷氨酸鈉和肌苷酸鈉,但卻比第一種醬油多了焦糖色,這是糖類物質經過高溫焦化生成的著色劑。在醬油生產中,如果產品顏色不太理想或是“配置”的醬油往往都要加入焦糖色。
二、“氨基酸態氮”的含量
“氨基酸態氮”的含量是評價醬油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國家標準規定合格的醬油每100毫升中所含氨基酸態氮不得低于0.4克,可以看出第一種醬油為1.2g/100ml,第二種醬油為0.6g/100ml,而氨基酸態氮的含量越高,也說明醬油的品質越好。
三、“低鹽固態”與“高鹽稀態”
這種標識與醬油的咸淡沒有關系,只是表示醬油釀造工藝上的差別。“低鹽固態”發酵法使用大豆和麩皮,“高鹽稀態”發酵工藝所用的原料為大豆和小麥。由于工藝的差別,前者的顏色比后者要深,后者的醬香比前者相對濃郁。消費者可以根據這兩者的特性進行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