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干膠標簽印刷與模切中,總會出現很多問題,最常見的就是不干膠標簽模切時出現的溢膠問題?那么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涂膠面與膠黏劑的結合力
以薄膜為面材的不干膠標簽,其涂膠面與膠黏劑結合力低是造成殘膠和溢膠的重要因素。為增加這一結合力,需要在涂膠前對薄膜的涂膠面進行處理,一種方法是涂層處理,另一種方法是電暈處理。電暈處理的方式因成本上具有的相對優勢,被企業采用得更多,但涂膠前、電暈處理后涂膠面達因值的控制非常關鍵。
膠黏劑的含水量和固化物含量也是影響結合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也需嚴格控制。膠黏劑的內聚力是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因素,膠黏劑的內聚力越低,溢膠的可能性就越高。
膠黏劑的流動性與涂布量
膠黏劑流動性越強,越容易產生溢膠。當溫度較高時,膠黏劑的流動性也好,此時其初始黏性也就越強。高溫高濕的環境會使膠黏劑的流動性大大增加,所以夏季、雨季是溢膠問題的多發季。基于此,需要對不干膠材料的庫存環境、不干膠標簽加工環境和成品標簽存放環境的溫濕度控制給予高度重視。
需要注意,不應將采用不耐高溫膠黏劑的不干膠材料置于不恰當的高溫印刷加工環境中,如用于HPWS2000數碼印刷機的熱熔膠材料要求能耐溫150℃以上,但AW5209這種不干膠材料只能耐溫70℃以下,意味著AW5209不適宜在HPWS2000數碼印刷機上進行加工;印刷刮刮涂層需要采用絲網印刷工藝印刷刮刮銀墨,但絲網印刷的銀墨層比較厚,紅外烘干時間和溫度都比較高,此時需要選擇耐高溫不干膠材料。
溢膠問題的產生與膠黏劑的涂布量也有密切關系。例如,輪胎標簽的膠黏劑涂布量相對比較大,所以也比較容易溢膠(盡管在膠黏劑中已添加了阻流劑成分)。冬季和夏季膠黏劑的涂布量應是有區別的,這一點對于面材為薄膜的不干膠材料來說更為敏感。由于冬季的不干膠和夏季的不干膠在配方上是有區別的,所以不應錯季使用,且不應長期屯積不干膠材料和標簽,應盡可能減少庫存,按“先進先出”的原則使用不干膠材料。